揭阳市榕城区人民政府

揭阳市榕城区人民政府

榕城区人民政府是榕城区的行政管理机关。管理本行政区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事务;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地方各级国家公务员。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事务。
0600
凌海市人民政府

凌海市人民政府

中国凌海2495平方公里的绿色大地,68.7公里的蓝色海岸线,西邻中国北部一类开放口岸锦州港,东接新兴石油城盘锦市,南临美丽富饶的辽东湾。平海相抱,浪花簇拥,八面来风,一方热土。这就是辽宁省五点一线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最北方的沿海开放城市——凌海。她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充满无限生机的渤海之滨锦州湾畔,在连接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的辽西走廊上,放射出瑰丽的光芒,彰显着无穷的魅力!凌海地处关内外的咽喉地带,环抱英雄城市——锦州。市区距锦州港、锦州机场各30公里,京哈铁路、京沈电气化铁路及京沈、锦阜、锦朝高速公路、国道102线贯穿全境,市、乡、村公路纵横交错,织就了稠密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环境为凌海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改革开放以来,凌海多业并举,构筑了以金属冶炼、农副产品深加工、建材石材、服装纺织、机电制造和精细化工为主,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正在崛起的现代产业格局。其中,以沈宏、华龙、华宇为主的金属冶炼压延业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去年,钼铁产量近1.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2.4%,产值70多亿元,被誉为中国的“钼铁之乡”。新开工的1500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15亿元,年产值可达37.5亿元,成为东北最大多晶硅生产基地。以优质高效现代农业为核心,精心打造绿色品牌。凌海是东北三省最大的外贸菜生产出口基地,辽宁的商品粮基地、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水果生产大市。全国闻明的“百合小菜”、“建业韭菜”、“魏家西瓜”、“邦特猪肉”、“和森小米”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坚持放手、放开、放活原则,凌海第三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信息、金融、保险、旅游、家政服务、物流配送等行业蒸蒸日上;功能设施齐全、服务理念先进的多家星级宾馆使您宾至如归;移动电话、程控电话联通世界各地,国际互联网覆盖全境。各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市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2007年,全市有100多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年出口创汇4亿美元,始终位居锦州出口创汇榜首。凌海在辽宁省44个县(市)中异军突起,跻身综合经济实力十强行列。进入21世纪以来,凌海正大力挖掘区位优势,承接港口辐射,整合区域资源,激活生产要素,努力打造锦州对外开放前沿区、临海产业新兴区和滨海开放新城区。新规划的125平方公里凌海大有临海经济产业区,被纳入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享受“五点一线”部分优惠政策。
0690
武川县人民政府

武川县人民政府

武川县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法制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审查修改各部门代县人民政府起草的规范性文件。(二)协助县政府领导组织起草或审核以政府、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布的公文;组织起草县政府领导的讲话、工作报告及其他发言材料。(三)研究县政府各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请示的有关问题,提出审核意见,报县政府有关领导审批。(四)根据县政府领导的指示,对县政府部门间有争议的重要问题进行协调,报县政府领导决定。(五)监督检查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县政府文件精神,会议决定事项及政府领导指示的执行落实情况并跟踪调研,及时向县政府领导报告;组织指导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六)协助县政府领导组织处理需由县政府直接处理的突发事件和重点事项。(七)负责群众来信来访的协调办理工作;承办全县及上级交办的信访案件;贯彻执行上级信访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各乡镇部门的信访工作。(八)负责全县经济体制改革的调研、指导、监督工作。(九)负责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工作,指导各乡镇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工作。(十)负责政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等工作,及时为县政府领导及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0630
湘潭市教育局

湘潭市教育局

湘潭市教育局是湘潭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职能部门。现设办公室、政策法规科(加挂安全教育管理科牌子)、政工科、计划财务科、民办教育科、基础教育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教师工作科(加挂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人事劳资科、学生工作科(加挂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牌子)、审计科、纪检监察室、督导室、教育工会、团委等科室。
0630
孙吴县人民政府

孙吴县人民政府

孙吴县地处黑龙江省北部、小兴安岭北麓、黑河市中部,北邻黑河市,南接五大连池市,西连嫩江县,东与逊克县毗邻,是黑河市的重要交通枢纽。边境线长35公里,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的康斯坦丁诺夫卡区隔黑龙江相望。全县总面积4318.9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办事处,2镇9乡(含1个民族乡)、94个行政村,2个国营农牧场、7个国有林场。总人口10.5万人(其中:城镇3.8万人、农村5.5万人、国营农场1.2万人),有满、达斡尔、俄罗斯、鄂伦春等19个少数民族。
0700
双牌县人民政府

双牌县人民政府

双牌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利用政府的设备、网络和信息等资源整合建设而成。它以政府部门网站为依托,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围绕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三大政府网站功能定位,设置了“关于双牌”、“政府机构”、“信息公开”、“办事服务”、“便民服务”、“公众互动”六大主栏目,以丰富的内容、人性化的服务和强大的功能为用户提供服务。它已成为双牌县政府信息公开的窗口、政府联系群众和企业的纽带以及电子政务的载体,有力地促进了双牌县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进程,着力建设阳光政府,构造和谐社会。“双牌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体现了政府关于推进城市信息化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和网上审批的要求,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0540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教育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教育

中央党校函授教育集面授、函授、电教、远程授课、网络教育于一体,设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工商管理、法律等专业,有大专、本科和研究生三种班次,按照“理论、知识、党性、能力”相统一的要求,注重理论武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主课,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同时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素质教育内涵,充分利用各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满足广大学员不断更新知识的迫切需要。
0720
太仆寺旗人民政府

太仆寺旗人民政府

太仆寺旗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一)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旗政府领导决策搞好政务服务。(二)根据旗政府领导的指示,对旗政府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的重要问题进行协调,报旗政府领导决定。(三)协助旗政府领导组织起草或审核以旗政府、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布的公文;组织起草《鄂伦春自治旗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领导讲话等文稿。(四)对旗政府公文、会议决定事项及政府领导有关指示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跟踪调研,及时向旗政府领导报告;负责旗政府系统承担的上级和本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五)负责政务信息的采集、整理、传递工作;负责旗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管理工作;负责旗政府政务值班工作,及时向旗政府领导报告重要情况,协调处理旗政府各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向旗政府反映的重要问题。(六)负责旗政府、政府办公室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落实和备案工作;办理旗政府的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受旗政府委托参加行政诉讼。负责旗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的监督和检查;负责全旗政府法制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七)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关于信访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负责全旗信访工作。向旗委、政府及领导同志及时反映群众来信、来电、来访中提出的重要建议、意见和问题;负责处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给旗委、政府及领导同志的来信、来电,接待来访群众。(八)对旗政府需要研究的带有战略性的问题进行决策前的调研、论证;及时收集、分析、整理和报送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信息、动态。(九)负责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印章制发和管理工作,指导乡镇印章制发和管理工作,负责车辆编制管理工作;负责旗政府机关机要、保密工作。(十)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承担全旗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责任,负责对全旗安全生产工作综合监督管理和指导协调。
0750
会同县人民政府

会同县人民政府

会同县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一)协助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处理日常工作及全县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的有关事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协助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抓好政策指导、组织协调。(二)负责县人民政府会议的会务工作;协助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组织实施会议议定事项;负责县人民政府重大活动的组织安排。(三)承办地委、行署、县委、县人大等交给县人民政府办理的有关事项。(四)处理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报送县人民政府的文电;组织起草和审核以县人民政府(办)名义制发的公文;指导全县政府系统的公文处理工作。(五)根据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之间出现的争议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六)对县人民政府重大决定、重要工作部署及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批示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七)根据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指示,组织专题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八)负责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和县政协委员提案,并督促检查建议、提案的落实。(九)收集、整理、编辑、报送信息资料;指导全县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十)协助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组织处理需由县人民政府处理的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负责县人民政府值班工作,及时向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报告重要情况,并协助处理各乡镇、各部门向县人民政府反映的重要问题。
0600
随县人民政府

随县人民政府

随县以西周封国随为名。春秋分属随、厉、唐三国。战国末属楚,置随县。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置随州。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2年属襄阳专区。1970年属襄阳地区。1979年,析随县城关镇及近郊,设立县级随州市。1983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随县,将随县的行政区域并入县级随州市。1994年,湖北省政府将随州市由襄樊市代管改为省直辖。2000年,撤销省直辖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原县级随州市行政区域为曾都区行政区域,区辖面积为6989平方公里。2009年,湖北省随州市随县获国务院批准重新设立,即在现随州市曾都区(市政府所在地)区划范围内,划出部分乡镇成立随县,曾都区继续保留。新随县版图面积5673平方公里,人口98.1万。辖19个镇(场),391个村(居)委会。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