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人民政府

红河县人民政府

红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上游南岸,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东经101°49'-102°37',北纬23°05'-23°27'之间,县境东面和南面分别与元阳县和绿春县接壤,北面与石屏县隔红河相望,西邻思茅市墨江县,西北面与玉溪市元江县相连。东西最大距离81公里,南北最宽处40公里,国土面积2057平方公里。总人口29.65万人(2010年)。县城驻地迤萨镇。境内居住有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红河县总人口的94%,其中哈尼族占75%。[1]主要特产有葛根粉、小芒果等。
0680
威信县人民政府

威信县人民政府

威信县人民政府网站、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角,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全县辖7镇3乡87个村(社区)163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3.2万,其中,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人口4.6万。国土面积1400平方公里。全县最低海拔480米、最高海拔1897米,县城扎西镇海拔1175米。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降雨量963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城扎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1935年2月,红军长征途经威信,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扎西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拓展和完成,遵义会议的精神在此得以实现。中央红军在扎西扩红时,威信全县约7万人,就有3000多子弟参加革命。红军主力北上后,由中共中央在扎西组建的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队,及其发展领导的红军云南游击支队,坚持敌后武装斗争12年,2000余名干部战士几乎全部牺牲,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老区人民留下了宝贵“信念坚定、不怕艰苦、意志顽强、团结奋斗”的红军长征扎西精神。威信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扎西会议被列为红军长征35个重要事件之一,扎西会议会址和扎西红军烈士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党性教育基地和全省廉政教育基地。
0710
大理市人民政府

大理市人民政府

大理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政府驻地。大理市地处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五百余年。1982年,大理被中国政府列为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市为中国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面积1468平方千米,全市人口61万人,其中白族占65%。下辖10个镇,1个民族乡,共有20个居委会、109个行政村。市人民政府驻下关镇。名胜古迹有巍山风景区、太和城遗址等。
0600
山阴县人民政府

山阴县人民政府

山阴县政府网是山阴县人民政府在互联网上发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山阴县政府网现开通“政民互动、信息公开、政务服务、走进山阴县”等栏目,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山阴县相关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大决策信息,同时面向社会提供与政府业务相关的服务,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政府与公众互动交流新渠道。
0640
永寿县人民政府

永寿县人民政府

寿县地处渭北旱塬南缘丘陵沟壑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素有“秦陇咽喉”之称。全县总面积889平方公里,辖11个镇1个示范园区管委会、249个行政村,总人口20.34万人。境内沟壑891条,塬面支离破碎,群众居住条件差且比较分散。现有人工刺槐林40万亩,天然草场32万亩,年降雨量600mm左右;全县石灰石储量4亿吨,煤碳储量5亿吨,可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较少,经济基础薄弱,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也是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312国道、福银高速及西平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已融入西咸1小时经济圈。
0770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教育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教育

中央党校函授教育集面授、函授、电教、远程授课、网络教育于一体,设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工商管理、法律等专业,有大专、本科和研究生三种班次,按照“理论、知识、党性、能力”相统一的要求,注重理论武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主课,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同时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素质教育内涵,充分利用各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满足广大学员不断更新知识的迫切需要。
0720